电话:
邮箱: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> 新闻中心> 行业新闻

国家发布氢能产业发展规划!中石化“十四五”末建成中国第一大氢能公司

2022-03-24

323日,国家发改委、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《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(2021-2035年)》。《规划》提出了氢能产业发展各阶段目标:到2025年,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,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,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,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-20万吨/年,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-200万吨/年。到2030年,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、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,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。到2035年,形成氢能多元应用生态,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明显提升。

01.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重要组成部分

《规划》明确了氢的能源属性并从三方面阐述氢能产业的发展定位:

《规划》指出,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指出,氢能与电能类似,都是常见的二次能源,需要通过一次能源转化获得。“不同之处在于,氢能的能量密度高、储存方式简单,是大规模、长周期储能的理想选择,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消纳提供了解决方案。随着燃料电池等氢能利用技术逐渐成熟,氢能-热能-电能将实现灵活转化、耦合发展。”

《规划》明确,氢能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。以绿色低碳为方针,加强氢能的绿色供应,营造形式多样的氢能消费生态,提升我国能源安全水平。发挥氢能对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的支撑作用,深挖跨界应用潜力,因地制宜引导多元应用,推动交通、工业等用能终端的能源消费转型和高耗能、高排放行业绿色发展,减少温室气体排放。

《规划》强调,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。以科技自立自强为引领,紧扣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趋势,加强氢能产业创新体系建设,加快突破氢能核心技术和关键材料瓶颈,加速产业升级壮大,实现产业链良性循环和创新发展。践行创新驱动,促进氢能技术装备取得突破,加快培育新产品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,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,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
02.马永生:“十四五”末建成中国第一氢能公司

35日,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召开。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石化党组书记、董事长马永生接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采访,透露中国石化“十四五”期间发展氢能产业的总体思路是规划建设加氢站(油氢合建站)1000座。这一数字,已经超过了2021年全球投入运营的加氢站总和——685座。

如何评价中国氢能源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?中国石化在发展氢能源方面又有哪些规划?

问:近年来,中国石化逐渐加快在氢能源市场的布局,您如何评价未来中国氢能源市场的发展趋势?

马永生:氢能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,对推动能源转型、促进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。绿氢通过可再生能源制取,生产过程基本不产生温室气体,从源头上杜绝了碳排放,是真正的清洁能源。

作为央企,中国石化提前谋划,探索未来绿色能源更多解决方案。发展氢能,中国石化“底气”十足。

一方面,我们有着丰富的氢气生产和利用经验,在氢能产业链涉及的关键材料和基本化学品方面也具有优势。

另一方面,公司拥有3万多座加油站,具有发展氢能业务的网络优势。目前,公司已将氢能作为公司转型发展的重要着力点,提出建设中国第一氢能公司的目标。

问:提到氢能源,不少消费者都有成本高、安全系数差等担忧,您认为氢能源要想在市场上普及,还需要补齐哪些方面的“短板”?

马永生:每一种新能源从出现到普及,都需要经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技术探索、市场培育等,需要行业内各企业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。

就氢能而言,目前业界普遍认为,制约氢能发展的瓶颈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:一是技术不成熟等因素带来的成本问题;二是法律法规还不完善,应用场景不足,商业模式不成熟。

中国石化作为央企,致力于切实发挥“顶梁柱”“压舱石”的作用,引领氢能行业发展。比如,20211130日,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正式启动建设,该项目是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,投产后年产绿氢可达2万吨。项目将开创绿氢炼化发展新路径,对炼化企业大规模利用绿氢实现碳减排具有重大示范效应。

问:“十四五”期间,中国石化在开拓氢能源市场方面将重点推进哪些工作?

马永生:公司“十四五”期间发展氢能产业的总体思路,一是规划建设加氢站(油氢合建站)1000座,加氢服务能力20万吨/年;

二是聚焦氢能交通领域和绿氢炼化领域,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,规划累计绿氢产量超百万吨;

三是在氢能交通领域,打造全国最大规模的氢气制备、储运及加注网络。

中国石化计划,在绿氢炼化领域,将重点促进炼化企业转型脱碳,实现炼化行业绿氢利用规模全国最大。“十四五”末,建成中国第一氢能公司,年减排二氧化碳达到1000万吨以上。

(文章来源于石油圈)

分享:
联系客服
400-6191-666
Baidu
map